八角雕花幡石一塊餉暟東白善世

雲根誰鑿豎經幢,流落真同客異邦。 幾見白蓮馱象馬,卻埋蒼蘚混珉矼。 三生夢覺詩仍在,八角盤堅意久降。 舍贈幸逢東白老,看渠磨拭對禪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八角:指石頭的形狀爲八角形。
  • 雕花:在石頭上雕刻的花紋。
  • 幡石:指用來支撐或裝飾幡旗的石頭。
  • :贈送。
  • :光輝。
  • 東白:人名,可能是指詩中提到的「東白老」。
  • 善世:指對世界有益。
  • 雲根:雲的根部,比喻高遠不可及之處,這裏指石頭的來源神祕。
  • 經幢:佛教中用來刻寫經文的石柱。
  • 白蓮:佛教中象徵純潔的蓮花。
  • 馱象馬:指佛教中的象和馬,常用於象徵佛教的傳播。
  • 蒼蘚:青苔。
  • 珉矼:美石。
  • 三生:佛教用語,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 八角盤:指八角形的石盤。
  • 堅意:堅定的意志或決心。
  • 舍贈:贈送。
  • 禪窗:禪室的窗戶,這裏指禪修的環境。

翻譯

這塊雲端之石,不知是誰雕鑿成八角經幢,如今卻流落他鄉,如同異客。它曾幾何時見證了白蓮馱着象馬的佛教盛景,現在卻被青苔覆蓋,與美石混爲一體。儘管經歷了三生的夢境,詩篇依舊留存,八角石盤雖堅硬,但它的意志已久已降服。幸運的是,它被贈予了東白老,看他在禪窗前磨拭,面對着禪修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塊八角雕花幡石的描寫,表達了對其歷史和命運的感慨。詩中,「雲根誰鑿豎經幢」一句,既描繪了石頭的神祕來源,又暗示了其與佛教的深厚聯繫。隨後的「流落真同客異邦」則抒發了石頭流落他鄉的孤寂與無奈。詩的後半部分,通過「三生夢覺詩仍在」等句,展現了石頭雖歷經滄桑,但其承載的文化和精神依舊不滅。最後,石頭被贈予東白老,象徵着其價值的重新被認識和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傳統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