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洪生通今鄭州守有約之少子鄉進士遠之弟而予兄汀州貳守克和之婿也來京師從人受春秋學日以成歲暮欲將往省

綵衣遙向鄭州城,書劍還爲故國行。 官邸冬溫先季子,京闈秋試待諸生。 匆匆立馬辭鄉丈,草草傳觴愧館甥。 但喜家聲常不墜,一門難弟又難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衣:彩色的衣服,這裏指華麗的衣裳。
  • 官邸:官員的住所。
  • 季子:排行第四或最年幼的兒子。
  • 京闈:京城的科舉考試場所。
  • 秋試:秋季舉行的科舉考試。
  • 鄉丈:對同鄉長輩的尊稱。
  • 館甥:館舍中的客人。
  • 難弟又難兄:形容兄弟都非常優秀,難以分出高下。

翻譯

穿着華麗的衣裳,遙望着鄭州城,帶着書和劍,回到了故鄉。 官員的住所在冬天裏溫暖如春,先迎接了排行第四的兒子,京城的科舉考試場所則等待着衆多學子。 匆匆忙忙地辭別了同鄉的長輩,草率地傳遞了酒杯,感到愧對館舍中的客人。 但令人欣喜的是,家族的名聲一直保持着,家中的兄弟都非常優秀,難以分出高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述了一位學子從京城返回故鄉鄭州的情景,表達了對家族榮譽的自豪和對兄弟的讚美。詩中通過「綵衣」、「官邸」、「京闈」等詞語,展現了學子的身份和所處的環境,同時「匆匆」、「草草」等詞傳達了離別的匆忙和不捨。最後兩句「但喜家聲常不墜,一門難弟又難兄」則強調了家族的榮耀和兄弟之間的卓越,體現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自豪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