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亨大懋衡二太史天瑞元益貫之三給事同遊神樂觀是日廉伯有約不至
宿雨初晴曉出關,偶然行樂便忘還。
棋聲互答聞鬆外,詩韻分題寫竹間。
鰲背朵雲瞻北闕,馬頭殘照見西山。
故人何事紅塵裏,不共知心半日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懋衡:人名,指王懋衡。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編纂史書和天文曆法等。
- 天瑞:人名,指李天瑞。
- 元益:人名,指張元益。
- 貫之:人名,指劉貫之。
- 給事:古代官名,給事中的簡稱,負責監察和諫議。
- 神樂觀:明代北京的一座道觀。
- 廉伯:人名,指某位姓廉的朋友。
- 鰲背朵雲:形容雲朵如鰲背般厚重,朵雲指雲朵。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
- 西山:北京西郊的羣山,常用來泛指京城西邊的山脈。
- 紅塵:佛教用語,指繁華熱鬧的人世間。
翻譯
宿雨初晴的早晨,我出了城關,偶然間享受一番遊玩之樂,便忘了歸去。在松林外,我們互相聽到對方的棋聲,又在竹林間分題作詩。擡頭望見如鰲背般厚重的雲朵,彷彿在北闕之上,馬頭邊的殘陽映照着西山。我的那位姓廉的朋友爲何還在紛擾的紅塵中,不能與我們這知心好友共享這半日的閒暇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天晴的早晨,詩人與幾位好友在神樂觀遊玩的情景。詩中通過棋聲、詩韻、雲朵、夕陽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詩意的氛圍。末句對未到場的廉伯表達了淡淡的遺憾,同時也反襯出與在場好友共享的這份閒適與知心的珍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閒適生活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