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源夜歸

軋軋肩輿半日程,晚來溪麓少人行。 微茫遠樹參差沒,三五寒星點綴明。 野老壺觴隨處約,家人燈火望塵迎。 時平山郭無關禁,不似通都夜鎖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軋軋:(yà yà) 形容車輪或機器等轉動的聲音。
  • 肩輿:(jiān yú) 古代的一種轎子,由人扛着行走。
  • 微茫:(wēi máng) 模糊不清的樣子。
  • 參差:(cēn cī) 不齊的樣子。
  • 野老:(yě lǎo) 指在野的老人,即鄉間的老人。
  • 壺觴:(hú shāng) 酒器,這裏指飲酒。
  • 時平:(shí píng) 指時代太平。
  • 關禁:(guān jìn) 指城門的關閉和禁止通行。
  • 通都:(tōng dū) 指大城市。

翻譯

夜歸龍源,肩輿軋軋行了半日,傍晚時分,溪邊小路行人稀少。 遠處微茫的樹木參差不齊地隱沒,三五顆寒星點綴着夜空,顯得格外明亮。 鄉間的老人隨處約酒,家人在燈光下望塵迎接。 時代太平,山野間沒有城門的關閉和禁止通行,不似大都市夜晚鎖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歸家的情景,通過「軋軋肩輿」、「微茫遠樹」、「三五寒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野老壺觴隨處約,家人燈火望塵迎」表達了鄉間生活的自在與溫馨,與「時平山郭無關禁,不似通都夜鎖城」形成對比,反映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讚美和對鄉村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