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羅浮懷諸賢與鍾叔輝寶潭

福山覺山來信稀,鶴園鶴岑血沾衣。 寶潭寶潭無愆期,予登飛雲從予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福山:指羅浮山,位於今廣東省惠州市,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覺山:可能指羅浮山中的某個特定山峯或景點。
  • 鶴園鶴岑:鶴園可能指羅浮山中的某個養鶴之地,鶴岑則可能指山中的某個高地。
  • 血沾衣:比喻情感深厚,如同血脈相連,情感激動到淚血沾衣。
  • 寶潭:指羅浮山中的某個潭水,可能因景色秀麗或傳說而得名。
  • 愆期:錯過約定的日期,這裏指沒有錯過與某人相約的時間。
  • 飛雲:形容山勢高聳,雲霧繚繞。

翻譯

福山和覺山的消息來得稀少,鶴園和鶴岑的情感深厚,如同血脈相連,激動到淚血沾衣。 寶潭啊寶潭,我們沒有錯過相約的時間,當我登上那高聳入雲的山峯時,有誰會跟隨我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羅浮山及其景點的深厚情感,以及對與友人相約的期待。詩中通過「福山」、「覺山」、「鶴園鶴岑」等意象,描繪了羅浮山的神祕與美麗。而「血沾衣」則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這些地方的情感之深。最後,詩人期待着與某人在寶潭相會,並一同登上飛雲之巔,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