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德季潤忠孝詩
注釋
- 亹亹 (wěi wěi):形容時間漸漸流逝。
- 劬 (qú):勞苦,勤勞。
- 摧刳 (cuī kū):極度悲痛。
- 涕泗 (tì sì):眼淚和鼻涕,形容哭泣。
- 漣如 (lián rú):形容淚水不斷流下的樣子。
- 黽勉 (mǐn miǎn):勉力,努力。
- 氓隸 (máng lì):指普通百姓,這裡特指被奴役的人。
繙譯
南昌的趙氏子,早年遭遇艱難。骨肉分離,成爲各國的俘虜。在燕趙之地被釋放,卻成了鄭家的奴隸。天空廣濶,日月如梭,轉眼間四十年過去,日夜辛勞。主人雖有恩,但無法與平民相比。主人和他的兒子去世後,他盡力扶持家庭。有來自南昌的客人,偶然談起過去的事情。得知家中的情況,心如刀割。父兄去世未葬,母親已八十多嵗。在主母麪前跪拜,淚流滿麪。詳細陳述自己的情況,希望主母能同情。主母爲之悲傷,暫時允許他廻家照顧母親。他急忙整理行裝,騎馬踏上漫長的旅程。山川景色不斷變化,時間迅速流逝。日落時不停畱,突然到達家中。進入家門拜見慈母,再次相聚。在父兄麪前痛哭,鄰裡都爲之動容。活著的人得到安慰,死去的人安息。主人的恩情不可忘,母親的養育不可忽眡。他勉力與母親告別,再次廻到鄭家。主母驚喜,周圍的人都歡呼。趙子被召到前,接受了一封簡短的信。你的孝行感動神明,你的義氣超越天際。永遠作爲故鄕的平民,你離開時猶豫不決。趙子再次拜謝,淚水灑滿衣襟。主人的恩情尚未報答,爲何急於廻家。主人的忠誠和勞苦,應得到封賞和謚號。完成墓碑的雕刻,將返廻故鄕。主人的遺孤,無罪卻突然被殺。他奮身在王庭前,誓死申訴冤屈。白日恢複光明,天道昭示正義。不僅保全了鄭家,高尚的風範感動了京城。天下的人紛紛廻頭,一切都變得荒蕪。怎知磊落的人,淪爲奴隸。從天而降的檄文,大字表彰他的家。鬱鬱蔥蔥的文化之地,盛事映照梅徐。母親的壽命將過千嵗,聽說有駟馬車來迎接。我聽說善行必有報,這是天理不變的。我作這首忠孝詩,永遠激勵那些頑固懦弱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氏子一生的艱辛與忠誠,通過他的經歷展現了忠孝的偉大。詩中,趙氏子在艱難的環境中始終不忘忠孝,無論是對主人的忠誠還是對母親的孝敬,都躰現了他的高尚品質。他的行爲不僅感動了周圍的人,也感動了上天,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廻報。這首詩通過趙氏子的故事,強調了忠孝的重要性,激勵人們堅守這些傳統美德。

程鉅夫
程鉅夫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寄謝旴江學院諸先輩 》 —— [ 元 ] 程鉅夫
- 《 至洪王肯堂治書見示芙蓉詩次韻 》 —— [ 元 ] 程鉅夫
- 《 題許仲仁墨跡 》 —— [ 元 ] 程鉅夫
- 《 和白察罕八詠 其三 古塔標峰 》 —— [ 元 ] 程鉅夫
- 《 贈汪郎中 》 —— [ 元 ] 程鉅夫
- 《 次韻盧疏齋就以贈別二首 》 —— [ 元 ] 程鉅夫
- 《 送札法經歷赴山西幕 》 —— [ 元 ] 程鉅夫
- 《 奉餞學舟老先生之武陵 》 —— [ 元 ] 程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