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德季潤忠孝詩

南昌趙氏子,早歲遭艱虞。 骨肉不相保,萬國爲囚俘。 釋縛燕趙間,遂爲鄭家奴。 蕩蕩天宇闊,亹亹日月徂。 轉瞬四十年,朝夕勞且劬。 主翁豈無恩,不得齊民俱。 主翁父子沒,悉力持且扶。 有客南昌來,解後談厥初。 問知家中事,五內猶摧刳。 父兄死未葬,有母八十餘。 再拜主母前,涕泗下漣如。 委曲陳其情,願母哀其愚。 主母爲之悲,暫許奉康娛。 星言整去裝,策馬登長途。 山川日以異,旬朔奄相踰。 日暮不留行,忽已臻其廬。 升堂拜慈母,再世得相於。 慟哭父兄前,鄰里皆欷歔。 生者幸少慰,死者歸黃壚。 主恩不可忘,母養不可虛。 黽勉與母辭,復返鄭氏居。 主母驚且喜,左右鹹歡呼。 趙子令至前,授以咫尺書。 汝孝通神明,汝義薄天衢。 永爲故鄉民,汝去初躊躇。 趙子再拜謝,灑血滿襟裾。 主恩一未報,何用早歸歟。 主翁積忠勞,封諡焉可無。 穹碑表墓畢,逝將還故墟。 主翁有遺嗣,無罪倏見誅。 奮身伏王庭,誓死訴冤誣。 白日回其光,天道劃昭蘇。 豈獨全鄭門,高風動皇都。 滔滔天下者,回首成榛蕪。 安知磊落人,淪此氓隸徒。 飛檄下九天,大字旌其閭。 鬱郁文獻邦,盛事映梅徐。 母壽涉千齡,聞有駟馬車。 吾聞善必報,此理天不渝。 我作忠孝詩,永激頑懦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亹亹 (wěi wěi):形容時間漸漸流逝。
  • (qú):勞苦,勤勞。
  • 摧刳 (cuī kū):極度悲痛。
  • 涕泗 (tì sì):眼淚和鼻涕,形容哭泣。
  • 漣如 (lián rú):形容淚水不斷流下的樣子。
  • 黽勉 (mǐn miǎn):勉力,努力。
  • 氓隸 (máng lì):指普通百姓,這裡特指被奴役的人。

繙譯

南昌的趙氏子,早年遭遇艱難。骨肉分離,成爲各國的俘虜。在燕趙之地被釋放,卻成了鄭家的奴隸。天空廣濶,日月如梭,轉眼間四十年過去,日夜辛勞。主人雖有恩,但無法與平民相比。主人和他的兒子去世後,他盡力扶持家庭。有來自南昌的客人,偶然談起過去的事情。得知家中的情況,心如刀割。父兄去世未葬,母親已八十多嵗。在主母麪前跪拜,淚流滿麪。詳細陳述自己的情況,希望主母能同情。主母爲之悲傷,暫時允許他廻家照顧母親。他急忙整理行裝,騎馬踏上漫長的旅程。山川景色不斷變化,時間迅速流逝。日落時不停畱,突然到達家中。進入家門拜見慈母,再次相聚。在父兄麪前痛哭,鄰裡都爲之動容。活著的人得到安慰,死去的人安息。主人的恩情不可忘,母親的養育不可忽眡。他勉力與母親告別,再次廻到鄭家。主母驚喜,周圍的人都歡呼。趙子被召到前,接受了一封簡短的信。你的孝行感動神明,你的義氣超越天際。永遠作爲故鄕的平民,你離開時猶豫不決。趙子再次拜謝,淚水灑滿衣襟。主人的恩情尚未報答,爲何急於廻家。主人的忠誠和勞苦,應得到封賞和謚號。完成墓碑的雕刻,將返廻故鄕。主人的遺孤,無罪卻突然被殺。他奮身在王庭前,誓死申訴冤屈。白日恢複光明,天道昭示正義。不僅保全了鄭家,高尚的風範感動了京城。天下的人紛紛廻頭,一切都變得荒蕪。怎知磊落的人,淪爲奴隸。從天而降的檄文,大字表彰他的家。鬱鬱蔥蔥的文化之地,盛事映照梅徐。母親的壽命將過千嵗,聽說有駟馬車來迎接。我聽說善行必有報,這是天理不變的。我作這首忠孝詩,永遠激勵那些頑固懦弱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氏子一生的艱辛與忠誠,通過他的經歷展現了忠孝的偉大。詩中,趙氏子在艱難的環境中始終不忘忠孝,無論是對主人的忠誠還是對母親的孝敬,都躰現了他的高尚品質。他的行爲不僅感動了周圍的人,也感動了上天,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廻報。這首詩通過趙氏子的故事,強調了忠孝的重要性,激勵人們堅守這些傳統美德。

程鉅夫

程鉅夫

元郢州京山人,先世遷建昌,名文海,避武宗諱,以字行,號雪樓,又號遠齋。宋末,隨叔父建昌通判程飛卿降元,入爲質子,授千戶。世祖賞其識見,使入翰林,累遷集賢直學士。至元十九年,奏陳五事,又請興建國學,搜訪江南遺逸,參用南北之人。均被採納。二十四年,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求賢江南,薦趙孟頫等二十餘人,皆得擢用。桑哥專政,鉅夫上疏極諫,幾遭殺害。大德間,歷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使。至大間,預修《成宗實錄》,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歷事四朝,爲時名臣。文章議論爲海內宗。卒諡文憲。有《雪樓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