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篇

· 張昱
幽蘭不自媚,叢雜生溪澗。 寂寞空林色,過者誰復玩? 及時或見收,不與衆芳亂。 夢協天使與,握勤郎官盼。 顧茲馨香德,庶以同歲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蘭:一種蘭花,以其清雅脫俗而著稱。
  • 自媚: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 叢雜:雜亂無章地生長。
  • 溪澗:山間的小河溝。
  • 空林:空曠的林地。
  • 夢協:夢中與某種事物相符合。
  • 天使:天上的使者,這裏指天意。
  • 握勤:緊緊握住,表示珍視。
  • 郎官:古代官職,這裏可能指官員。
  • 馨香德:芬芳的品德。
  • 歲晏:年末,歲末。

翻譯

幽蘭不自我陶醉,雜亂地生長在溪澗之中。 它寂寞地存在於空曠的林地,路過的人又有誰會停下來欣賞呢? 如果及時被人們發現並收藏,它不會與普通的芳草混雜。 在夢中,它似乎與天意相符,被珍視的官員緊緊握住期盼。 看這芬芳的品德,希望它能與歲月同在,直到年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幽蘭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於清高脫俗、不隨波逐流的品格的讚美。詩中,「幽蘭不自媚」一句,即表明了幽蘭的高潔,它不依賴於外在的裝飾或他人的讚美,而是自然地生長在溪澗之中,保持着它的本色。後文通過對比幽蘭與普通芳草,進一步強調了幽蘭的獨特與珍貴。最後,詩人希望幽蘭的芬芳品德能夠長存,與歲月同在,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永恆追求。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