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張昱
黃金大殿萬斯年,十二丹楹日月邊。 傘蓋威蕤當御榻,珠光照耀九重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輦下:指京城。
  • 黃金大殿:指皇宮中的主要宮殿,象征著皇權的尊貴和煇煌。
  • 丹楹:紅色的柱子,楹指柱子。
  • 日月邊:比喻宮殿高聳,接近天際,如同日月之旁。
  • 威蕤:形容華美、盛麗的樣子。
  • 禦榻:皇帝的牀榻。
  • 九重天:古代傳說中的天界,共有九層,這裡比喻皇宮的尊貴和莊嚴。

繙譯

在京城的黃金大殿,象征著萬年的煇煌, 十二根紅色的柱子高聳入雲,倣彿立於日月之旁。 華美的繖蓋莊嚴地覆蓋在皇帝的牀榻之上, 珍珠般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九重天,顯得無比耀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皇宮的壯麗景象,通過“黃金大殿”、“丹楹”、“日月邊”等意象,展現了皇權的尊貴與煇煌。詩中“威蕤”的繖蓋和“九重天”的珠光,進一步以華麗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表達了皇宮的莊嚴與神聖。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充分展現了元代皇宮的非凡氣勢和詩人對皇權的贊美之情。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