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通泉精舍

· 鄭谷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 勞倦孤舟裏,登臨半日間。 樹涼巢鶴健,巖響語僧閒。 更共幽雲約,秋隨絳帳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洛汭 (luò ruì):指洛水與汭水(今河南境內的汭河)的交滙処,這裡比喻江水清澈。
  • 香山:位於今北京市西郊,以風景秀麗著稱,此処比喻寺廟的優美。
  • 巢鶴:指在樹上築巢的鶴。
  • 絳帳:紅色的帳幕,常用來指代學者的居所或講學的地方。

繙譯

江水清澈如同洛汭,寺廟優美好似香山。 在疲憊的孤舟中勞頓,半日間登臨此地。 樹廕下,巢中的鶴兒健壯,巖間廻響著僧人的閑談。 更與幽深的雲朵約定,鞦天隨著絳帳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舟行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通過對江水和寺廟的比喻,展現了景色的甯靜與優美。後文“勞倦孤舟裡,登臨半日間”表達了旅途的疲憊與片刻的甯靜。詩末“更共幽雲約,鞦隨絳帳還”則帶有隱逸之情,預示著鞦天將隨著學者的歸來而帶來新的開始。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