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巽公:指梁賢,巽爲其法號。
- 吳王廟:指吳王闔閭的廟宇,位於蘇州。
- 高房:指高大的房屋。
- 南軒:指南邊的窗戶。
- 桃葉碧:指桃葉的綠色。
- 壓畦:指菜花密集地生長在田畦上。
- 春露:春天的露水。
- 菜花黃:指菜花盛開時的黃色。
- 懸燈:懸掛的燈籠。
- 冥默:深沉的沉默或冥想。
- 憑案:依靠在桌案上。
- 渺茫:模糊不清,難以預測。
- 虎溪:地名,指廬山虎溪,爲佛教聖地。
- 歸夢切:指渴望歸去的夢境十分迫切。
- 寺門鬆折:寺廟門前的松樹折斷,象徵着不祥或變化。
- 社僧亡:指寺廟中的僧人去世。
翻譯
在吳王廟的旁邊有一座高大的房屋,南邊的窗戶透進長長的日光,簾影婆娑。 野風吹過園林,桃葉碧綠,春露滋潤着田畦,菜花金黃一片。 懸掛的燈籠背後是深沉的冥想,依靠在桌案前,未來顯得模糊不清。 我知道有虎溪的歸夢十分迫切,但寺門前的松樹折斷,社中的僧人也已去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齊己在吳王廟側高房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簾影南軒日正長」一句,既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又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悠長。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吹苑野風桃葉碧,壓畦春露菜花黃」,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然而,詩的後半部分轉向內心的沉思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懸燈向後惟冥默,憑案前頭即渺茫」,表達了一種超脫與迷茫交織的複雜情感。結尾的「知有虎溪歸夢切,寺門鬆折社僧亡」則透露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與對現實變化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