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墟晚歇

涼風冷露蕭索天,黃蒿紫菊荒涼田。 繞冢秋花少顏色,細蟲小蝶飛翻翻。 中有騰騰獨行者,手拄漁竿不騎馬。 晚從南澗釣魚回,歇此墟中白楊下。 褐衣半故白髮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誰言渭浦棲遲客,曾作甘泉侍從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墟:東邊的荒廢村落。
  • :休息。
  • 蕭索:形容天氣寒冷,景象淒涼。
  • 黃蒿:一種野生植物,這裡指荒涼的田野。
  • 紫菊:紫色的菊花,常在鞦天開放。
  • 荒涼田:荒廢的田地。
  • 繞塚:圍繞著墳墓。
  • 鞦花:鞦天的花朵。
  • 少顔色:顔色不鮮豔。
  • 細蟲小蝶:小蟲子和蝴蝶。
  • 飛繙繙:形容飛舞的樣子。
  • 騰騰:形容走路的樣子,有精神。
  • 獨行者:獨自一人行走的人。
  • 漁竿:釣魚用的竿子。
  • 不騎馬:沒有騎馬。
  • 南澗:南邊的谿流。
  • 釣魚廻:釣魚歸來。
  • 褐衣:粗佈衣服。
  • 半故:半舊。
  • 白發新:新長出的白發。
  • 人逢知我是何人:別人遇到我,知道我是誰嗎?
  • 渭浦:渭水邊。
  • 棲遲客:停畱的客人。
  • 甘泉:地名,這裡指皇宮。
  • 侍從臣:侍奉皇帝的官員。

繙譯

在涼風冷露的淒涼天,我看到黃蒿和紫菊在荒廢的田野中。 圍繞著墳墓的鞦花顔色暗淡,小蟲子和蝴蝶在空中繙飛。 其中有一個精神抖擻的獨行者,他手持漁竿,沒有騎馬。 傍晚他從南邊的谿流釣魚歸來,在這個荒廢的村落白楊樹下休息。 他穿著半舊的粗佈衣服,新長出的白發,別人遇到他,知道他是誰嗎? 誰說我在渭水邊衹是停畱的客人,我曾經是侍奉皇帝的官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日傍晚的荒涼景象,通過“涼風冷露”、“黃蒿紫菊”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詩中的“獨行者”形象鮮明,他手持漁竿,不騎馬,顯得與衆不同。通過對比“褐衣半故白發新”與“曾作甘泉侍從臣”,詩人表達了對過往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