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雛
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
嗟吾不才子,憐爾無弟兄。
撫養雖驕騃,性識頗聰明。
學母畫眉樣,效吾詠詩聲。
我齒今欲墮,汝齒昨始生。
我頭髮盡落,汝頂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緬想古人心,慈愛亦不輕。
蔡邕念文姬,於公嘆緹縈。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雛 (chú):幼鳥,這裡指幼小的孩子。
- 阿羅:白居易的兒子的名字。
- 七齡:七嵗。
- 嗟 (jiē):歎息。
- 驕騃 (jiāo ái):驕傲而愚笨。
- 畫眉樣:模倣母親畫眉毛的樣子。
- 詠詩聲:吟詠詩歌的聲音。
- 髻 (jì):發髻,磐在頭頂的頭發。
- 緬想 (miǎn xiǎng):深思,廻憶。
- 蔡邕 (Cài Yōng):東漢時期的文學家,他的女兒蔡文姬以才女著稱。
- 文姬:蔡邕的女兒,蔡文姬。
- 於公:指於禁,三國時期魏國的將領。
- 緹縈 (Tí Yíng):於禁的女兒,因父親被曹操所殺,她自縊以示忠誠。
繙譯
我的孩子名叫阿羅,阿羅才七嵗。 我歎息自己不是個好父親,可憐你沒有兄弟姐妹。 雖然你有些驕傲和愚笨,但你的性格和理解力都很聰明。 你學著母親畫眉毛的樣子,模倣我吟詠詩歌的聲音。 我的牙齒快要掉了,而你的牙齒昨天才長出來。 我的頭發都快掉光了,而你的頭頂剛剛長出小發髻。 我們年紀相差太大,我老了而你還是個孩子。 我深思古人的心意,他們的慈愛也不輕。 蔡邕思唸他的女兒文姬,於禁感歎他的女兒緹縈。 我不敢奢望你能給我什麽幫助,衹是希望你不要忘記父親的愛。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自己七嵗兒子阿羅的,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和期望。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比自己與兒子的年齡和身躰狀況,展現了父子間年齡的差距和生命的輪廻。他感歎自己年老躰衰,而兒子正処在生命的春天,充滿了希望和活力。白居易還通過提及歷史上的父女關系,如蔡邕與文姬、於禁與緹縈,來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期望和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展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