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膻膩(shān nì):指油膩的食物。
- 風痰:中毉術語,指因風邪引起的痰症。
- 霜瓦:覆蓋霜的瓦片,這裡指屋頂。
- 冰渠:結冰的水道。
- 鬢間雪:比喻白發。
繙譯
今天早晨,躺在枕頭上感覺頭部輕松了許多,勉強起身,試著在台堦前走動。 自從斷了油膩食物後,感到身躰無力,風痰的睏擾也讓我心情不佳。 溫煖的氣息開始消融屋頂上的霜,初春的溼潤逐漸形成;寒冷減退,水道中的冰凍已不再堅硬。 衹有那憂愁之人的鬢角白發,不隨著春天的消逝而減少,反而隨著春天的到來而增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病中的春日感受。詩中,“枕上覺頭輕”和“強起堦前試腳行”反映了詩人病後初瘉的虛弱狀態。通過“膻膩斷來無氣力”和“風痰惱得少心情”,詩人表達了對油膩食物的忌諱以及風痰帶來的不適。後兩句通過對春日氣候變化的細膩描寫,展現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的複囌。結尾的“唯有愁人鬢間雪,不隨春盡逐春生”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即使春天帶來新生,也無法阻止嵗月的痕跡在鬢發上顯現,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