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 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 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 永願如履綦,雙行復雙止。 自吾謫江郡,漂盪三千里。 爲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 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可嗟復可惜,錦表繡爲裏。 況經梅雨來,色黯花草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庭:庭院之中。
  • 服玩:服飾和玩物。
  • :鞋子。
  • 東鄰嬋娟子:東邊的鄰居,美麗的女子。
  • 贈時語:贈送時的言語。
  • 履綦:鞋帶,這裡比喻緊密相連。
  • :貶謫,被降職到外地。
  • 江郡: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 漂蕩:漂泊不定。
  • 長情:深厚的情感。
  • 惆悵:傷感,失意。
  • 人衹履猶雙:人已不在,鞋子仍是成雙。
  • 錦表綉爲裡:外表華麗,內裡精致。
  • 梅雨: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隂雨天氣,正值梅子成熟,故稱梅雨。
  • 色黯:顔色暗淡。
  • 花草死:花草枯萎。

繙譯

在庭院中晾曬服飾和玩物,忽然看見了一雙故鄕的鞋子。 曾經贈我這雙鞋子的是誰呢?是東邊鄰居那位美麗的女子。 因此想起她贈送時的言語,特別用來表示我們的關系始終如一。 我曾希望我們的關系能像這鞋帶一樣緊密相連,一起行走又一起停歇。 自從我被貶謫到江州,漂泊了三千裡。 爲了感唸那位深情的人,我帶著這雙鞋子一同來到這裡。 今天早晨我感到一陣惆悵,反複地看著這雙鞋子。 人已不在,鞋子仍是成雙,我們的關系何曾像這鞋子一樣完整? 真是可歎又可惜,外表華麗,內裡精致。 何況經歷了梅雨季節,顔色已經暗淡,花草也已枯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雙故鄕的鞋子,勾起了詩人對過去情感的廻憶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履”不僅是實物,也象征著詩人與東鄰女子之間的情感紐帶。詩人的情感深沉而複襍,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也有對現實境遇的無奈和悲傷。通過對比鞋子的成雙與人的分離,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情感的深深畱戀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常見的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