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監柳塘禽鳥圖歌
五朝畫筆推黃荃,徐熙之後昌友前。
禽魚花鳥落掌指,即今繪事仍流傳。
十畝方塘浸寒碧,高柳繁陰弄斜日。
夾堤荷葉青連錢,翠蓋亭亭萬妝出。
蒹葭藻荇翻縞帶,隱映清波漾盤石。
沙頭浴鷺拳八九,石上雙鷗儼相識。
魚蝦潑刺明鏡中,迫視渾疑手可拾。
黃鸝紫燕語深樹,點綴精神著顏色。
臨池誰喚王右軍,池頭一白俱鵝羣。
大鵝仰吭鳴向人,小鵝數十何紛紛。
天時淑風清氣媚,野鶩家雞各求配。
一雄前引衆雌後,宿食飛鳴宛成隊。
嗟嗟荃也得妙理,意匠經營入無始。
揮毫衆羽倏生動,造化真機在十指。
爾時徐熙亦化工,兩賢相阨悲途窮。
祗今無論黃監手,雜埒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荃:宋代著名畫家,擅長花鳥畫。
- 徐熙:宋代畫家,與黃荃齊名,亦擅長花鳥畫。
- 昌友:可能是指另一位畫家,具體不詳。
- 掌指:這裏指畫家的手筆。
- 蒹葭:蘆葦。
- 藻荇:水生植物。
- 縞帶:白色的帶子,這裏形容水草。
- 盤石:大石頭。
- 迫視:近距離觀察。
- 潑刺:形容魚跳躍的聲音。
- 王右軍:即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
- 宿食:棲息和覓食。
- 意匠經營:指畫家的構思和創作。
- 無始:無始無終,形容畫家的創作境界高遠。
- 雜埒:混合排列。
翻譯
五朝時期,畫壇上黃荃的名字響噹噹,他在徐熙之前,昌友之後,以畫禽鳥花鳥著稱。他的畫作至今仍廣爲流傳。
在這幅畫中,十畝方塘清澈見底,高大的柳樹在斜陽下搖曳生姿。夾岸的荷葉青翠如錢,翠綠的荷葉如萬妝般亭亭玉立。蘆葦和水草在水中翻動,如同白色的帶子隱約映照在清波之上,大石頭在水中顯得格外清晰。
沙灘上,八九隻鷺鳥在水中嬉戲,石上的一對鷗鳥似乎彼此相識。魚蝦在明鏡般的水中跳躍,近看彷彿伸手可及。黃鸝和紫燕在深樹中鳴叫,爲這幅畫增添了生機和色彩。
池邊似乎有人在召喚王羲之,池中的一羣白鵝仰頭向人鳴叫,數十隻小鵝紛紛擾擾。此時風和日麗,野鶩和家雞各自尋找配偶,一隻雄鳥在前,衆多雌鳥跟隨,它們在水中棲息、覓食、飛翔,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黃荃的畫作真是妙不可言,他的構思和創作達到了無始無終的境界。他的筆下,衆鳥生動活潑,大自然的真諦似乎就在他的十指之間。
當時徐熙也是畫壇巨匠,兩位賢才相互競爭,可惜都遭遇了困境。如今不論黃荃還是徐熙,他們的手筆都已成爲了歷史,與其他畫家的作品混合排列,成爲了後人欣賞的對象。
賞析
這首詩歌讚頌了明代畫家黃荃的禽鳥花鳥畫,通過對其畫作的生動描繪,展現了黃荃高超的繪畫技藝和對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詩中不僅讚美了黃荃的藝術成就,還提到了同時代的畫家徐熙,表達了對兩位畫家藝術生涯的同情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畫中景物的細膩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幅畫作之中,感受到了畫家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