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浩然詩

春水長蘭苕,春鷗來複饒。 雲光欲到地,江色澹相搖。 濁酒同漁父,輕風動野袍。 峴山斜照裏,歸去趁鳴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長蘭苕(cháng lán tiáo):指長得像蘭花和葫蘆的植物。 複饒(fù ráo):指繁多,充滿。 峴山(xiàn shān):即峴山,古代地名,今在河南省登封市。

繙譯

春天的水長滿了像蘭花和葫蘆的植物,春天的海鷗來廻飛翔,充滿了生機。雲彩的光芒欲要照到大地上,江水的顔色淡淡的,相互搖曳。一起喝著濁酒的漁父,輕風吹動著他們的野外衣裳。在峴山斜陽的照耀下,趁著船槳的搖動,廻家去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江邊的美景,通過描寫春水、春鷗、雲光、江色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甯靜祥和的氛圍。詩人孟浩然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自然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清新怡人的感受。整首詩情致優美,意境深遠,讓人倣彿置身於春天的江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甯靜。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