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過凌時東

角巾興自好,愛月訪柴門。 幽事同吾子,青山閣酒樽。 江風動高樹,野水明孤村。 欲問今宵意,漁歌起釣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角巾(jiǎojīn):古代男子頭戴的一種帽子,類似現代的方巾。 柴門:指在郊外的茅草屋。 䑳(ǎi):一種古代的漁具,用來捕魚。

繙譯

戴著角巾自得其樂,喜歡在月光下訪問郊外的茅草屋。 在幽靜的事物中與朋友共享,一起在青山小閣中暢飲美酒。 江風吹動高大的樹木,野水映照出孤寂的村莊。 想要詢問今夜的心情,漁歌聲響起,釣魚的人開始忙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月夜中的閑適與愜意,通過描寫角巾、柴門、江風、野水等元素,展現了一種恬靜的田園生活情趣。詩中以月夜爲背景,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眡,展現出一種恬淡雅致的生活態度。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