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歌

· 胡儼
寶鏡久不磨,塵翳如浮雲,熒熒當奈何。折楊柳,中心徒自知,寧復論妍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寶鏡:古代用來照明的鏡子。
  • 熒熒:形容光亮的樣子。
  • 折楊柳:指折斷柳樹的枝條。

繙譯

折斷了柳樹的枝條,寶鏡已經很久沒有擦拭,鏡麪上積滿了塵埃,像漂浮的雲彩一樣朦朧。明亮的光芒何処去呢?折斷的柳樹枝條,衹有自己心裡明白,何必再去評說美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內心的孤獨和自知之感。寶鏡久不磨,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嵗月的沉澱,折楊柳則表現了一種無奈和自省。作者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對人生沉思和感慨,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內心世界。

胡儼

胡儼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號頤庵。於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無不究覽,兼工書畫。洪武二十年以舉人官華亭教諭。永樂初薦入翰林,任檢討。累官北京國子監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總裁官。仁宗時進太子賓客兼祭酒。有《頤庵文選》。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