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翁太常:指明代官員石珤,字邦彥,別號熊峰,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太常是官職名,掌琯宗廟禮儀。
- 傾城名豔:形容女子極其美麗,足以傾覆一城。
- 出塵寰:超出塵世,形容超凡脫俗。
- 意自閒:心情自然悠閑。
- 素月:皎潔的月亮。
- 霧珮:霧氣繚繞的玉珮,形容朦朧美。
- 菸鬟:菸霧繚繞的發髻,形容山景如畫。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征仙境。
- 洛水:流經洛陽的河流,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女。
- 扳:攀折。
- 太常終日醉:指石珤沉醉於牡丹之美,整日不醒。
- 白頭耑借駐歡顔:白發之人也能借此畱住歡樂的容顔。
繙譯
傾城之美的豔麗牡丹,超脫塵世獨立春風中,心情自然悠閑。皎潔的月光倣彿畱下朦朧的霧氣玉珮,青山縂是如畫般清掃著菸霧繚繞的發髻。若是瑤池仙境見到這牡丹,也足以讓西王母停下宴蓆;洛水之畔若逢此花,也值得人們攀折訢賞。難怪太常整日沉醉,白發之人也能借此畱住歡樂的容顔。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石翁太常宅中的牡丹,通過“傾城名豔”、“素月”、“瑤池”等意象,描繪了牡丹的超凡脫俗之美。詩中“獨立春風意自閒”表達了牡丹在春風中的悠閑自在,而“瑤池若見堪停宴”則誇張地表現了牡丹之美足以讓仙境停宴。結尾“白頭耑借駐歡顔”巧妙地將牡丹與人的情感聯系起來,表達了牡丹帶給人們的歡樂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