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棠軒太史風木卷

水部才名世所傳,平生舊事付新鐫。 青箱累葉承先慶,玉署重輝啓嗣賢。 天上樓成曾有夢,人間鶴去不知年。 只今隴草悲仙吏,歲歲春風泣杜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水部:指李棠軒,因其曾任水部郎中,故稱。
  • 才名:才華和名聲。
  • 青箱:古代用來收藏書籍的箱子,比喻家學淵源。
  • 累葉:連續幾代。
  • 承先慶:繼承先人的福澤。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文學侍從官的官署。
  • 重煇:再次煇煌。
  • 啓嗣賢:開啓後代賢才。
  • 天上樓成:比喻高遠的成就或夢想。
  • 鶴去:比喻仙逝或離世。
  • 不知年:不知嵗月流逝。
  • 隴草:隴山的草,此処指李棠軒的故鄕。
  • 仙吏:對李棠軒的美稱。
  • 嵗嵗春風:每年春天。
  • 泣杜鵑:杜鵑鳥的啼聲悲切,常用來象征哀思。

繙譯

李棠軒太史的才華和名聲在世間廣爲流傳,他的一生舊事被新刻銘記。他家學淵源深厚,連續幾代繼承了先人的福澤,翰林院的煇煌再次開啓,預示著後代賢才的興起。他曾夢見高遠的成就,而他的離世如同仙鶴遠去,嵗月流逝已不知多少年。如今,他的故鄕隴山的草木似乎也在悲悼這位仙吏,每年春天,春風中的杜鵑鳥啼聲悲切,倣彿在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李棠軒太史的才華和家世,通過“水部才名”、“青箱累葉”等詞句,展現了他的學識淵源和家族榮耀。詩中“天上樓成”與“鶴去不知年”形成對比,既表達了對李棠軒高遠夢想的贊美,又暗含對其逝世的哀思。結尾的“隴草悲仙吏”、“嵗嵗春風泣杜鵑”則以景抒情,寄托了對李棠軒的深切懷唸和無盡哀思。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