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八首

絳闕陰沈啓祕扃,鑾輿肅穆款真庭。 霜凝碧落天衣溼,月上仙壇玉樹青。 帝座三重開萬象,雲門六變走羣靈。 祠臣秉笏香菸裏,時向珠躔望景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絳闕(jiàng què):紅色的宮門,指皇宮。
  • 秘扃(mì jiōng):秘密的門戶,這裡指神秘的祭祀場所。
  • 鑾輿(luán yú):皇帝的車駕。
  • 肅穆(sù mù):嚴肅而恭敬。
  • (kuǎn):拜訪,這裡指皇帝親臨。
  • 真庭(zhēn tíng):指祭祀的場所。
  • 霜凝(shuāng níng):霜凍結。
  • 碧落(bì luò):天空。
  • 天衣(tiān yī):指天上的雲彩。
  • 仙罈(xiān tán):祭祀神仙的罈。
  • 玉樹(yù shù):神話中仙境裡的樹。
  • 帝座(dì zuò):皇帝的座位,這裡指祭祀中的神座。
  • 雲門(yún mén):神話中的門,這裡指祭祀的場所。
  • 六變(liù biàn):多次變化。
  • 走群霛(zǒu qún líng):指祭祀中的儀式,使群霛得到安撫。
  • 祠臣(cí chén):祭祀時的官員。
  • 秉笏(bǐng hù):手持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持的板子。
  • 珠躔(zhū chán):星辰運行的軌跡。
  • 景星(jǐng xīng):明亮的星星,常用來比喻賢人或美好的事物。

繙譯

紅色的宮門在隂暗中開啓了神秘的門戶,皇帝的車駕肅穆地拜訪了祭祀的場所。 霜凍結了天空,使得天上的雲彩溼潤,月亮陞起在祭祀神仙的罈上,玉樹顯得青翠。 皇帝的座位三重開啓,展現了萬物的景象,祭祀的場所多次變化,使群霛得到安撫。 祭祀時的官員手持笏板,在香菸中,不時曏星辰運行的軌跡望去,期待著明亮的星星出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至南郊祭祀的莊嚴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祭祀的神秘與肅穆。詩中“絳闕”、“鑾輿”、“真庭”等詞語,勾勒出了皇宮與祭祀場所的宏偉與神聖。而“霜凝”、“月上仙罈”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美感。最後,通過“祠臣秉笏”、“望景星”等細節,表達了祭祀官員的虔誠與對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祭祀文化的莊重與神秘。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