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
- 小閣:小樓閣。
- 驅:驅趕。
- 殘暑:夏末的餘熱。
- 當筵:在宴席上。
- 夜色青:夜晚的顏色顯得深沉。
- 樓頭:樓頂。
- 片月:一輪明月。
- 河畔:河邊。
- 雙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 桃葉:桃樹的葉子,這裏比喻扇子。
- 松枝:松樹的枝條,這裏比喻屏風。
- 秋聲:秋天的聲音,如秋風、秋蟲的鳴叫。
- 白紵:白色的苧麻布,這裏指衣服。
- 沉醉:深醉。
翻譯
在小閣樓中驅趕夏末的餘熱,宴席上的夜色顯得深沉。 樓頂升起一輪明月,河邊的牛郎織女星相會。 桃葉被虛稱爲扇子,松枝被戲稱爲屏風。 秋天的聲音驚動了穿着白苧衣的人,深醉之中無法聆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小閣」、「夜色青」、「片月」、「雙星」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浪漫的氛圍。詩中「桃葉虛稱扇,松枝戲作屏」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增添了詩意和趣味性。結尾的「秋聲驚白紵,沉醉不能聽」則表達了詩人對秋聲的敏感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白將軍歌爲吉軒令君賦 》 —— [ 明 ] 于慎行
- 《 甲午除夕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侯將軍過訪黃石山莊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全玄洲太史冊封趙藩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送習豫南太史謫居閩中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