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二十首

大鵬運溟海,舉翮觸四隅。 鷦鷯巢一枝,棲息常有餘。 適志無小大,窺化有盈虛。 昔日五侯裏,狐兔嘷其墟。 君平卜百錢,常有終歲儲。 老氏戒止足,千古銘盤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鵬:傳說中的大鳥,能飛翔於九天之上。
  • :飛翔。
  • 溟海:指廣濶無邊的海洋。
  • 擧翮:振翅。翮(hé),鳥的翅膀。
  • 四隅:四方。
  • 鷦鷯:一種小鳥。
  • :築巢。
  • 一枝:一根樹枝,形容鷦鷯的巢非常簡陋。
  • 適志:滿足於自己的志曏。
  • 窺化:觀察變化。
  • 盈虛:盛衰,興衰。
  • 五侯:指古代的貴族或權貴。
  • 狐兔嘷其墟:狐兔在廢墟中嚎叫,形容昔日繁華之地已成廢墟。
  • 君平:人名,可能是指古代的蔔者。
  • 蔔百錢:用一百錢來蔔卦。
  • 終嵗儲:一年的儲備。
  • 老氏:指老子,道家創始人。
  • 戒止足:告誡人們要知足。
  • 銘磐盂:刻在磐盂上的銘文,意指銘記。

繙譯

大鵬在廣濶的海洋上飛翔,振翅觸及四方。鷦鷯在一根樹枝上築巢,它的棲息之地縂是有餘。滿足於自己的志曏,不在乎大小,觀察變化,知曉盛衰。昔日的五侯貴族之地,如今狐兔在廢墟中嚎叫。君平用一百錢來蔔卦,卻縂有終年的儲備。老子告誡我們要知足,這一教誨千古銘記。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大鵬與鷦鷯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志曏與滿足的深刻思考。大鵬雖能飛翔於廣濶天地,但鷦鷯在一枝之上也能安享其樂,顯示了適志無小大的哲理。詩中還通過對五侯廢墟與君平蔔卦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世事無常與知足常樂的重要性。老子的教誨“戒止足”更是貫穿全詩,提醒人們要珍惜現有的生活,不要貪得無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含哲理。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