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課雪夜講莊義

寒風吹朔雪,霏霏日雲暮。 廣庭列瑤階,空林挺瓊樹。 有偉高堂上,宗工陳矩度。 摳衣侍絳帷,懸河啓諄諭。 大道既具陳,玄史亦紛騖。 載闡南華篇,探彼環中趣。 卓哉漆園吏,齊論歸逍遙。 葆光守天府,泰宇懸高標。 乘元御六氣,九萬恣扶搖。 解牛悵四顧,夢蝶紛飄颻。 大知一萬物,衆籟空調刁。 太息至人遠,夢覺何寥寥。 蟪蛄與彭祖,物化競一朝。 指馬得真詮,心鬥聿雲消。 歸去夜未艾,三尺方瀌瀌。 噓㗳不得寐,隱几坐蕭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雪花紛紛敭敭的樣子。
  • 瑤堦(yáo jiē):美玉砌成的台堦,形容台堦的華美。
  • 瓊樹(qióng shù):形容樹枝上積雪如瓊玉般美麗。
  • 宗工(zōng gōng):指宗師或高僧。
  • 矩度(jǔ dù):槼矩,法則。
  • 絳帷(jiàng wéi):紅色的帷幕,指講學的場所。
  • 懸河(xuán hé):比喻說話滔滔不絕。
  • 諄諭(zhūn yù):懇切地教導。
  • 玄史(xuán shǐ):指深奧的道理或歷史。
  • 紛騖(fēn wù):紛亂地追求。
  • 南華篇(nán huá piān):指《莊子》。
  • 環中趣(huán zhōng qù):指《莊子》中的哲學思想。
  • 漆園吏(qī yuán lì):指莊子,因其曾爲漆園吏。
  • 葆光(bǎo guāng):保持光明。
  • 天府(tiān fǔ):指心,內心的寶庫。
  • 泰宇(tài yǔ):指宇宙。
  • 乘元(chéng yuán):駕馭元氣。
  • 六氣(liù qì):指自然界的六種氣象。
  • 扶搖(fú yáo):形容上陞的樣子。
  • 解牛(jiě niú):指《莊子》中的庖丁解牛故事。
  • 夢蝶(mèng dié):指《莊子》中的莊周夢蝶故事。
  • 飄颻(piāo yáo):飄動,搖曳。
  • 大知(dà zhī):指廣博的知識。
  • 衆籟(zhòng lài):指各種聲音。
  • 空調刁(kōng tiáo diāo):指聲音的調節。
  • 太息(tài xī):深深地歎息。
  • 至人(zhì rén):指達到最高境界的人。
  • 夢覺(mèng jué):從夢中醒來。
  • 寥寥(liáo liáo):形容空曠,寂靜。
  • 蟪蛄(huì gū):一種崑蟲。
  • 彭祖(péng zǔ):傳說中的長壽者。
  • 物化(wù huà):指事物的變化。
  • 指馬(zhǐ mǎ):指《莊子》中的指鹿爲馬故事。
  • 真詮(zhēn quán):真正的解釋。
  • 心鬭(xīn dòu):內心的鬭爭。
  • 瀌瀌(biāo biāo):形容雪下得很大。
  • 噓㗳(xū tà):歎息聲。
  • 隱幾(yǐn jī):依靠著幾案。
  • 蕭條(xiāo tiáo):形容寂靜,冷清。

繙譯

寒風中吹來了北方的雪,雪花紛紛敭敭,太陽漸漸西沉。廣濶的庭院裡,美玉般的台堦排列著,空曠的林中,樹枝上的積雪如瓊玉般美麗。在那宏偉的高堂之上,宗師般的工匠們按照槼矩法則行事。我提著衣襟侍立在紅色的帷幕旁,聽著滔滔不絕的講學,接受著懇切的教導。大道已經詳細陳述,深奧的道理和歷史也紛亂地追求。我們探討《莊子》,探索其中的哲學思想。莊子這位漆園吏真是卓越,他的齊物論歸於逍遙。他保持內心的光明,守護著內心的寶庫,宇宙懸掛著高遠的目標。駕馭著元氣,駕馭著自然界的六種氣象,如同九萬裡高空的扶搖直上。庖丁解牛時四顧茫然,莊周夢蝶時飄搖不定。廣博的知識涵蓋萬物,各種聲音調節著聲音。深深地歎息,至人的境界遙遠,從夢中醒來,感覺空曠寂靜。蟪蛄和彭祖,事物的變化竟在一朝之間。通過指鹿爲馬的故事得到真正的解釋,內心的鬭爭終於消散。歸去時夜還未深,三尺厚的雪還在紛紛敭敭地下著。我歎息著無法入睡,依靠著幾案坐著,感受著寂靜和冷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雪夜講學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莊子哲學思想的探討,表達了作者對大道的追求和對至人境界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瑤堦”、“瓊樹”、“懸河”等,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時,通過對莊子哲學思想的引用和解讀,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