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緱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相傳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羽化:道教用語,指修煉成仙,身體化爲輕飄飄的羽毛,飛昇仙界。
- 故侶:舊時的伴侶。
- 孤鳴:孤獨地鳴叫。
- 碧漢:指天空。
- 飲啄:飲水和啄食,指生活。
- 主恩:主人的恩情。
- 低迴:徘徊不前,形容情緒低落。
- 支道林:東晉時期的佛教高僧,這裏比喻爲能夠支撐和安慰的人。
翻譯
緱山上的仙鶴已羽化飛昇,舊時的伴侶難以尋覓。 獨自站立在清秋的景色中,孤獨地向着碧空鳴叫表達心聲。 生死之間的友誼已盡,飲水啄食的生活體現了主人的深厚恩情。 不要表現出徘徊不前的姿態,世間又有誰能像支道林那樣給予支持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孤鶴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誼的懷念和對現實孤獨的感慨。詩中「緱山一羽化,故侶杳難尋」描繪了仙鶴飛昇後的孤寂,而「獨立清秋色,孤鳴碧漢心」則進一步以孤鶴的孤獨鳴叫來象徵詩人內心的孤寂。後兩句「死生交誼盡,飲啄主恩深」則通過對生死友誼和主人恩情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深厚情誼的懷念。最後一句「莫作低迴態,人誰支道林」則是詩人對孤鶴的勸慰,也是對自己心境的自我安慰,希望不要沉溺於過去的回憶,而應向前看,尋找新的支撐和安慰。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和張肖甫司馬題王陽德使君陽湖別墅十詠知樂軒 》 —— [ 明 ] 王世貞
- 《 元馭閣老將北上要餘於野次言別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貞
- 《 詠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參軍國事太傅中軍右丞相徵北大將軍魏國公中山 》 —— [ 明 ] 王世貞
- 《 四歌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偶成不復倫次共得廿首復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寒夜同順甫過子與適於鱗書到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六君子送肖甫司馬於清洋江口 》 —— [ 明 ] 王世貞
- 《 明卿子相過飲談數有感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