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班荊:鋪開荊條坐下。班,鋪開。
- 闕裡:地名,孔子故裡,在今山東曲阜城內闕裡街。
- 寶馬金羈:指裝飾華麗的馬匹。羈,馬籠頭。
- 漢官:漢朝的官員,這裡指代有威儀的官員。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 鴛列:像鴛鴦一樣排列,比喻官員的行列。
- 隱客:隱士。
- 鶡冠:以鶡羽爲飾的武士冠,後指隱士之冠。
- 橋門:古代太學周圍環水,有四門,以橋通,故名。
- 絳帳:紅色的帷帳,後漢馬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後因以代指講座。
- 五更:古代中國民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這裡指深夜。
- 經術:指經學,即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
繙譯
在闕裡鋪開荊條坐下,笑著相互對望,裝飾華麗的馬匹讓人認出是漢朝的官員。分別後,梅花在江邊漸漸老去,鞦夜的明月在夢中帶來寒意。文學侍從之臣寂寞地排列在官員的行列中,隱士則戴著鶡冠,過著疏狂的生活。聽說在太學的橋門懸掛著紅色的帷帳,深夜裡,經學的講罈上,首屈一指的學問被傳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分別後的思唸之情,以及對友人境遇的關切。詩中通過“班荊闕裡”、“寶馬金羈”等意象,展現了與友人相聚的場景,而“別去梅花江上老”則抒發了離別後的哀愁。後兩句通過對“詞臣”與“隱客”的對比,表達了對友人不同生活狀態的感慨。最後,以“橋門懸絳帳”和“五更經術首登罈”作結,既展現了太學的莊嚴氛圍,也暗含對友人才華的贊賞。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六月十二夜可大小酌即事 》 —— [ 明 ] 于慎行
- 《 西山夕眺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葛龍池朱訥齋二工部馮琢吾葛鳳池二太史同遊城西黃侍中園林看花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有所思 》 —— [ 明 ] 于慎行
- 《 燕歌行七解 》 —— [ 明 ] 于慎行
- 《 十月四日張就山初至同飲東園菊花下作 》 —— [ 明 ] 于慎行
- 《 閏九月朔日姜民部養衝邀登黃樓夜飲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