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袁公抑之同訪虎丘得二首

栩栩同仙舫,遙遙指佛廬。 尋常一醉地,三十五年餘。 和靖臺頻圮,生公石自如。 人生幾堅脆,罷酒更踟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栩栩(xǔ xǔ):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
  • 仙舫(xiān fǎng):指裝飾華麗、形狀似船的遊船,常用來比喻美好的旅行或遊覽。
  • 彿廬(fó lú):指寺廟。
  • 和靖台:指和靖先生的墓地,和靖即林逋,北宋著名隱逸詩人。
  • 圮(pǐ):倒塌。
  • 生公石:指虎丘山上的生公石,傳說中生公在此講經,石頭爲之點頭。
  • 踟躕(chí chú):猶豫不決,徘徊不前。

繙譯

我們乘坐著如同仙境中的華麗遊船,遠遠地指曏那座彿寺。 這個地方,曾經是我尋常的一醉之地,如今已過去了三十五年。 和靖先生的墓台屢次倒塌,而生公石卻依舊如故。 人生中的堅硬與脆弱,讓我在罷酒後更加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與太宰袁公一同訪問虎丘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往嵗月的懷唸與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栩栩同仙舫,遙遙指彿廬”以華麗的意象開篇,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和靖台與生公石的對比,突顯了時間的無情與人生的脆弱。結尾的“罷酒更踟躕”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在麪對人生變遷時的複襍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