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擁錫:持錫杖,指僧人。錫杖,僧人所持的法器。
- 吳嶽:指吳地的高山。
- 詮經:解釋佛經。
- 魯城:指山東曲阜,古代魯國的都城。
- 王孫:指貴族子弟。
- 除館:打掃館舍,準備接待客人。
- 郡牧:郡守,地方行政長官。
- 掃門:打掃門庭,表示歡迎。
- 藻思:文采和思想。
- 煙霞:比喻山水景物。
- 風神:風采神韻。
- 水月:水中月影,比喻空靈的境界。
- 談詩:討論詩歌。
- 無生:佛教術語,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譯
你手持錫杖來到吳地的高山,解釋佛經時居住在魯國的都城。 貴族子弟爲你打掃館舍等待,郡守也打掃門庭熱情迎接。 你的文采和思想如同山水般潤澤,風采神韻則像水月一樣清透。 談論詩歌我已經感到疲倦,也想要學習超越生死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詩僧的崇高形象,通過「擁錫」、「詮經」等詞語展現了他的僧侶身份和學識。詩中「王孫除館待,郡牧掃門迎」體現了社會對詩僧的尊重和歡迎。後兩句則通過「藻思煙霞潤,風神水月清」讚美了詩僧的文采和風神。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疲倦和對佛教「無生」境界的嚮往,顯示了對詩僧的敬仰和對佛教哲理的追求。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途中書懷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九日胡竺西過小齋視疾酬和 》 —— [ 明 ] 于慎行
- 《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過汶上贈路鳳岡太守 》 —— [ 明 ] 于慎行
- 《 查虞臯文學自越中遣書相訊寄謝四首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鄒縣謁孟廟寺在邑城北河上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周啓明水部上淮陽憲使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王忠銘宗伯山房四詠 其一 文筆晴烟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