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糟粕(zāo pò):指粗糙無用的東西,這裏比喻無用之物。
- 斲輪(zhuó lún):古代用來磨面的工具,這裏比喻技藝或才能。
- 支離:形容身體衰弱,這裏指年老體衰。
- 四聖:指古代的四位聖人,這裏泛指賢明的君主。
- 休明:美好而光明,指政治清明。
- 禮樂臣:指負責禮儀和音樂的官員。
- 星辰:比喻高官顯貴。
- 聽履:指聽從命令,履行職責。
- 舟楫:船和槳,比喻隱居生活。
- 垂綸:釣魚,比喻隱居或閒適的生活。
- 子房:指漢代張良,這裏比喻作者自己。
- 烏角巾:古代文人的頭巾,這裏比喻文人的身份。
翻譯
我這無用之身,還能向誰請教技藝呢?七十歲又迎來了春天,身體已經衰弱。 生逢賢明君主治下的盛世,位列三朝,成爲負責禮儀和音樂的官員。 年老時,我已不再履行高官的職責,而是寄情於隱居的船上,垂釣自娛。 我雖如張良般有志,但終究不是神仙,白髮已現,拋卻了文人的頭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尹臺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感慨。詩中,「糟粕從誰問斲輪」一句,既表達了對自身價值的懷疑,也透露出對世事的無奈。詩人在「四聖休明世」中感到慶幸,但又因「支離七十又逢春」而自憐。末句「子房本乏神仙骨,白髮能拋烏角巾」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脫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