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築:小型的建築,這裏指小屋。
- 漁磯:供垂釣者坐的岩石或岸邊。
- 心期:心中期待或約定。
- 山靈:山中的神靈。
- 鬥畔:北斗星附近。
- 郎官宿:指郎官星,古代認爲與官職有關。
- 處士星:指處士星,古代認爲與隱士有關。
- 峯霞:山峯上的雲霞。
- 垂竿:垂釣。
- 秋萍:秋天水面的浮萍。
- 逃名理:逃避名聲的道理。
- 醉醒:醉酒與清醒。
翻譯
我在漁磯旁建了一座小亭,心中早已與山中的神靈有了約定。 不知爲何,郎官星忽然出現在北斗星旁,就像我突然來到江邊的隱士星旁。 對着酒杯,山峯上的雲霞映照着傍晚的樹木,垂釣時,溪流中的雨點打散了秋天的浮萍。 在煙波中,我自知逃避名聲的道理,不再關心人間的醉與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水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小築漁磯構野亭」一句,即展現了詩人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心期久已託山靈」則透露出詩人對山水的深厚情感。後兩句通過天文現象的比喻,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從塵世到隱逸的轉變。最後兩句「煙波自識逃名理,不向人間問醉醒」更是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然的人生態度。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送思修上人南遊 》 —— [ 明 ] 于慎行
- 《 歲暮送汪山人敬仲南還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同朱可大起部馮用韞太史同遊恩隆觀暨侍中園紀事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山中奉寄太宰夢山楊公四首 其一 》 —— [ 明 ] 于慎行
- 《 德州舟中遇李戶部兩山北上別後卻寄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銅城望見雲翠諸山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朱可大工部奉使歸省四首 其四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