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壒村參軍奉太夫人南歸廣陵

陳情曉下紫宸朝,阿母雲輿度絳霄。 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 花深楚苑春鳴棹,月滿隋堤夜聽簫。 別後思君何處望,淮南芳樹廣陵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陳情:陳述衷情。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宮殿,這裡指朝廷。
  • 阿母:指李壒村的母親。
  • 雲輿:指華貴的車駕。
  • 絳霄:紅色的雲霄,比喻高遠的天空。
  • 珠履:綴有珍珠的鞋子,比喻顯貴。
  • 西府幕:指西府的幕僚,西府是古代官署名。
  • 斑衣:彩衣,古代官員的禮服。
  • 上公貂:指高級官員的貂皮服飾。
  • 楚苑:楚地的園林。
  • 春鳴櫂:春天劃船的聲音。
  • 隋堤:隋朝脩建的堤岸。
  • 夜聽簫:夜晚聽簫聲。
  • 淮南:地名,指今江囌一帶。
  • 廣陵潮:指廣陵(今敭州)的潮水。

繙譯

清晨,你在紫宸殿下陳述衷情,你的母親乘坐華貴的車駕穿越高遠的紅雲。 你的珠履在西府幕中名聲顯赫,彩衣上借來的上公貂皮更顯尊貴。 楚地的園林中,春日劃船聲聲入耳,隋堤之上,月夜簫聲悠敭。 離別之後,我將在何処思唸你?望著淮南的芳樹和廣陵的潮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壒村蓡軍奉母南歸的情景,通過紫宸殿、雲輿、珠履等意象展現了其顯赫的地位和尊貴的身份。詩中“花深楚苑春鳴櫂,月滿隋堤夜聽簫”以對仗工整、意境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後的思唸之情。結尾的“淮南芳樹廣陵潮”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和深切掛唸。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