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舄奕(xì yì):顯赫,盛大。
- 綸褒(lún bāo):皇帝的詔書。
- 節使:使者,特指持節出使的官員。
- 叢慶弔:聚集慶祝和哀悼。
- 讓榮哀:指人們對於榮辱哀樂的態度。
- 樹玉:比喻珍貴的樹木,這裏指王公的家族。
- 階蘭:臺階旁的蘭花,比喻家族中的賢才。
- 荄(gāi):草根,這裏指家族的根基。
- 泉臺:指陰間,墓地。
翻譯
顯赫的皇帝詔書下達,四方使者紛紛來訪。 一時間,慶祝與哀悼交織,四海之內,人們對於榮辱哀樂的態度各異。 珍貴的樹木深深紮根,家族的賢才隱約可見其根基。 人間的事務大致完備,有誰能夠向陰間的墓地報告這一切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公葬禮的盛況,通過「舄奕綸褒」和「縱橫節使」展現了皇帝的重視和四方來賓的尊敬。詩中「叢慶弔」與「讓榮哀」反映了人們對王公的不同情感和態度。後兩句以「樹玉」和「階蘭」比喻王公家族的顯赫與賢才,表達了對王公家族未來的期望。結尾的「報泉臺」則帶有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死的沉思。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與張王二君彌陀寺小飲二君有惠政吾郡時王與餘談禪而張旨在玄不甚荅戲成三絕 》 —— [ 明 ] 王世貞
- 《 昔白文公有诗赠裴淄州其起句云九十不衰眞地仙余以此例赠九十翁者凢五人矣莆田林方渠公以名进士官至郡守累进阶正三品今年寿九十二而其子敬夫复以雷阳守便道彩侍毋论五人者仅一宗马湖鴈行即所谓裴淄州者当亦不及也喜羡之余敬歩前韵授之俾歌以称觞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陪段侍御遊靈巖寺作 》 —— [ 明 ] 王世貞
- 《 莆田林茂才遠哭太常亡弟訪我金陵書行卷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戲賦後七夕 》 —— [ 明 ] 王世貞
- 《 樑長子自泰山歸以百三十韻詩見誇因成俚歌奉嘲 》 —— [ 明 ] 王世貞
- 《 叔寶約遊武當不至欲按餘詩作圖聊爾次答且寓嘲 》 —— [ 明 ] 王世貞
- 《 吳峻伯校諸生走筆二絕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