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好問赴春官

· 貝瓊
君文空桑恊宮徵,我文凡器不悅耳。早隨舉子踏槐花,曲江走馬秋風裏。 院門魚鑰晨未開,白袍鵠立三十士。風檐落筆誇先成,食葉老蠶春乍起。 樗莆三叫不作盧,白首讀書猶未已。兩河草動持干戈,圭星無光作者死。 五門下詔蒐遺村,四月文場酣戰蟻。先生有志復先登,軟裘快馬入居庸,得意看花麗春市。 上林賦就氣凌雲,我亦明年獻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官:古代官名,負責禮儀、教育等事務。
  • 空桑:古代地名,傳說中黃帝的出生地。
  • 宮徵:古代五音中的宮音和徵音,這裏指音樂的和諧。
  • 凡器:普通器物,比喻平凡的作品。
  • 曲江: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文人常在此遊玩。
  • 魚鑰:古代鎖的一種,這裏指鎖着的門。
  • 白袍:古代士人的服飾,這裏指考生。
  • 鵠立:像鵠一樣站立,形容整齊。
  • 食葉老蠶:比喻勤奮學習。
  • 樗莆: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
  • 兩河:指黃河與長江。
  • 圭星:古代星名,這裏可能指重要的文人或學者。
  • 五門:古代宮城的五個門。
  • 蒐遺村:尋找遺漏的人才。
  • 軟裘:柔軟的皮衣,這裏指華貴的服飾。
  • 居庸:地名,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
  • 上林賦:漢代司馬相如的名篇,這裏指優秀的文學作品。

翻譯

你的文章如同空桑之地和諧的宮徵之音,而我的文章則像平凡的器物,不悅耳動聽。早早地隨着舉子們踏過槐花,在秋風中馳騁於曲江之上。

清晨,院門緊鎖,魚鑰未開,三十名白袍士子如鵠立般整齊地等待。風檐下,筆尖落下,誇耀先成,如同食葉的老蠶,春天剛剛甦醒。

樗莆遊戲三次呼喊,卻未成盧,白首讀書仍未停止。兩河流域草動,干戈四起,圭星黯淡,作者已逝。

五門下詔,尋找遺漏的人才,四月文場如蟻戰般激烈。先生有志再次先登,穿着軟裘,騎着快馬進入居庸關,得意地觀賞春市的花朵。

上林賦一氣呵成,氣勢凌雲,我也將在明年獻給天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文人貝瓊對友人王好問赴春官的送別之情。詩中通過對兩人文章風格的對比,展現了王好問文章的高雅與自己的平凡。同時,詩人回憶了與王好問一同參加科舉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文人的雅緻,又透露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理想的追求。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