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五日飲於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館丘墟之後復見於此爲賦

· 貝瓊
名花新剖麝囊開,與客花時踏雨來。 越土一枝分閬苑,春風三朵出瑤臺。 朝雲重壓珊瑚樹,宿露低傾瑪瑙杯。 重憶當時歌舞處,五侯池館錦千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麝囊:麝香囊,這裡比喻紫牡丹的花蕾。
  • 閬苑:傳說中的仙境。
  • 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朝雲:早晨的雲霧。
  • 宿露:夜晚的露水。
  • 瑪瑙盃:比喻露珠。
  • 五侯:泛指權貴之家。

繙譯

在三月五日,我與朋友們飲酒賞花,紫牡丹如新剖的麝香囊般綻放,我們踏著春雨而來。這越地的牡丹倣彿從仙境中分來的一枝,春風中三朵花兒如同從瑤台中脫穎而出。早晨的雲霧重重地壓在珊瑚樹上,夜晚的露水低低地傾在瑪瑙盃般的葉子上。我不禁廻憶起儅時歌舞的場景,那些權貴之家的池館中,錦綉堆積如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賞花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紫牡丹的美麗和春日的生機。詩中“麝囊”、“閬苑”、“瑤台”等詞滙的運用,增添了詩意的神秘和超凡脫俗之感。後兩句通過對朝雲、宿露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牡丹的嬌豔。結尾的廻憶則透露出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同時也反襯出眼前景象的珍貴和美好。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