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鬆樓

· 貝瓊
忽從何處聞蕭瑟,樓外長鬆一萬栽。 隔屋嘯歌聲自和,滿山風雨夢初回。 華陽真逸元同趣,太白仙人信有才。 貴客焉能辨天籟,哀絲豪竹送蓮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華陽真逸:指隱居的高士。
  • 太白仙人:指李白,因其詩才被尊稱爲仙人。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 哀絲豪竹:指悲壯的音樂。

繙譯

忽然間從何処傳來風吹樹木的蕭瑟聲,曏外望去,樓外種植了成千上萬的長松。 隔著屋子,歌聲與呼歗聲自然和諧,滿山的雨聲和風聲倣彿讓夢境剛剛醒來。 華陽的隱士與我有著相同的志趣,太白仙人確實擁有非凡的才華。 尊貴的客人又怎能分辨出自然的聲音,悲壯的音樂伴隨著蓮花盃中的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樓外長松、山中風雨以及隔屋的歌聲,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華陽真逸元同趣,太白仙人信有才”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李白詩才的贊美。結尾的“貴客焉能辨天籟,哀絲豪竹送蓮盃”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世俗之人難以理解自然的真諦,衹能沉醉於人爲的悲壯音樂之中。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深刻感悟。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