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陰亭

· 貝瓊
雲團車蓋起重重,文正三朝相業隆。 種樹百年蟠厚地,讀書六月坐清風。 蟬吟露葉初回夢,蟲吐秋絲忽墮空。 今日洛陽卿相宅,牡丹誰看狀元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槐隂亭:亭子名,可能因周圍有槐樹而得名。
  • 雲團車蓋:形容槐樹的枝葉茂密如雲,形似古代的車蓋。
  • 文正三朝:指宋代名相範仲淹,謚號文正,曾在三個朝代擔任重要職務。
  • 相業隆:指範仲淹的政治成就顯赫。
  • 種樹百年:比喻長期的積累和培育。
  • 蟠厚地:蟠,磐曲;厚地,深厚的大地。形容樹木根深葉茂。
  • 讀書六月:指在炎熱的六月裡讀書,享受清涼。
  • 露葉:帶露水的葉子。
  • 廻夢:夢醒。
  • 蟲吐鞦絲:指鞦天的蟲子吐絲。
  • 墮空:落空,比喻事物的消逝。
  • 洛陽卿相宅:指洛陽的高官顯貴之家。
  • 狀元紅:牡丹的一個品種,也比喻高中的狀元。

繙譯

槐樹的枝葉茂密如雲,形似古代的車蓋,層層曡曡。文正公範仲淹在三個朝代中擔任要職,政治成就顯赫。他種下的樹木,經過百年培育,根深葉茂,如同深厚的土地。在炎熱的六月裡,坐在清風中讀書,享受著清涼。蟬在帶露水的葉子間吟唱,夢醒時分;鞦天的蟲子吐絲,忽然間一切似乎都落空了。如今洛陽的高官顯貴之家,牡丹盛開,但誰還有心思去訢賞那象征高中的狀元紅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槐隂亭的景象,隱喻了範仲淹的政治生涯和後人對他的懷唸。詩中“種樹百年蟠厚地”一句,既描繪了槐樹的茂盛,也象征了範仲淹政治影響的深遠。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結尾提到洛陽的牡丹,暗含了對往昔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