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五十三首

昔人多愛酒,爲會酒之真。 不飲愁萬結,飲之愁自伸。 醉醒醒復醉,恍然忘此身。 八仙本高士,七賢豈衆倫。 囊括經濟術,觴詠日逡巡。 窮通付天命,富貴等浮雲。 九原今可作,願爾與爲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昔人:古人。
  • 萬結:形容憂愁重重。
  • 自伸:自行消解。
  • 恍然:忽然,形容狀態迅速變化。
  • 八仙:指傳說中的八位仙人,這裏可能指歷史上或文學作品中的八位高士。
  • 七賢:指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以飲酒、放達著稱。
  • 衆倫:普通人。
  • 囊括:包含,掌握。
  • 經濟術:治理國家的方法和策略。
  • 觴詠:飲酒賦詩。
  • 逡巡:徘徊,猶豫。
  • 窮通:命運的好壞。
  • 天命:天意,命運。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陰間。
  • :興起,出現。

翻譯

古人多愛酒,因爲酒能體現真實。不飲酒時憂愁重重,飲酒後憂愁自行消解。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忽然間忘記了自我。八仙本是高士,七賢豈是普通人。他們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方法,飲酒賦詩,日復一日徘徊。命運的好壞交給天意,富貴如同浮雲。如果今天能在九泉之下興起,願與你們爲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酒的熱愛以及通過飲酒來忘卻憂愁的態度。詩中,「昔人多愛酒,爲會酒之真」揭示了酒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不飲愁萬結,飲之愁自伸」則巧妙地表達了酒能消愁的觀點。後文通過對「八仙」和「七賢」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高士生活的嚮往。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命運和富貴的超然態度,以及對與高士爲伍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士人對於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