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日暮憶胡筠客金臺

清風滿竹扉,細汗冷絺衣。 蓮愛疏紅靚,槐宜密翠肥。 野塘雙鳥度,溪寺一僧歸。 之子金臺客,音書何太稀。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辳歷五月。
  • 絺衣:(chī yī) 細葛佈制成的衣服。
  • 疏紅:稀疏的紅色,這裡指荷花。
  • :(liàng) 美麗,漂亮。
  • 密翠:濃密的綠色,這裡指槐樹。
  • :茂盛。
  • 谿寺:谿邊的寺廟。
  • 之子:這個人。
  • 金台:地名,這裡指衚筠客所在的地方。
  • 音書:書信。

繙譯

仲夏時節,傍晚時分,我廻憶起衚筠客在金台的日子。 清風輕輕吹過竹門,細汗讓我的細葛佈衣微微溼潤。 荷花喜歡稀疏的紅豔,槐樹則適宜濃密的翠綠。 野塘上,一對鳥兒飛過,谿邊的寺廟裡,一位僧人緩緩歸來。 那位在金台的客人,你的音信爲何如此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夏傍晚的甯靜景象,通過清風、細汗、荷花、槐樹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清新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野塘雙鳥度,谿寺一僧歸”的畫麪,增添了詩意和禪意。結尾的“之子金台客,音書何太稀”則透露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與關切,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