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張湖南宴望嶽樓稹爲監察御史張中丞知雜事

· 元稹
觀象樓前奉末班,絳峯只似殿庭間。 今日高樓重陪宴,雨籠衡嶽是南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觀象樓:古代用於觀測天象的樓閣。
  • 奉末班:指在官職中處於較低的位置,末班即最後一班,比喻職位低。
  • 絳峯:紅色的山峯,這裏可能指嶽麓山的某個山峯。
  • 殿庭:宮殿前的庭院,這裏比喻觀象樓前的景象。
  • 衡嶽:即衡山,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

翻譯

在觀象樓前,我作爲監察御史的末位官員,眼前的絳峯美景,彷彿就在宮殿的庭院之間。今日再次陪同張湖南在樓上宴飲,雨霧籠罩下的衡山,宛如南山一般幽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觀象樓前與張湖南一同宴飲的情景,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官場生活的感慨。詩中「絳峯只似殿庭間」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宮廷景象相比,展現了詩人對美景的獨特感受。後兩句則通過雨霧中的衡山,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

元稹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