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雪中見寄

· 元稹
知君夜聽風蕭索,曉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埽來偏盡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猶亞,煦暖寒禽氣漸蘇。 坐覺湖聲迷遠浪,回驚雲路在長途。 錢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樓前粉暗鋪。 石立玉童披鶴氅,臺施瑤席換龍鬚。 滿空飛舞應爲瑞,寡和高歌只自娛。 莫遣擁簾傷思婦,且將盈尺慰農夫。 稱觴彼此情何異,對景東西事有殊。 鏡水繞山山盡白,琉璃雲母世間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索:形容風聲淒涼。
  • :這裏指雪覆蓋得模糊不清。
  • 撼落:搖落。
  • 柳眼:初春時柳樹嫩葉的形狀似眼,故稱柳眼。
  • :掃。
  • 梅株:梅樹。
  • 敲扶:輕輕敲打。
  • :低垂。
  • 煦暖:溫暖。
  • 寒禽:寒天的鳥。
  • :甦醒,恢復活力。
  • 湖聲:湖水流動的聲音。
  • 雲路:雲中的道路,比喻高遠。
  • :一種水生植物。
  • 梳洗樓:指樓閣,可能因常用於梳洗而得名。
  • 粉暗鋪:形容雪覆蓋得像粉一樣,暗淡無光。
  • 玉童:指仙童,這裏形容石像。
  • 鶴氅:用鶴羽製成的外衣,這裏形容石像的裝飾。
  • 瑤席:華美的席子。
  • 龍鬚:指席子的邊緣裝飾,似龍鬚。
  • 寡和:指歌聲高亢,難以找到和聲。
  • 盈尺:形容雪深。
  • 稱觴:舉杯祝酒。
  • 鏡水:平靜如鏡的水面。
  • 琉璃:一種色澤光潤的礦石,這裏形容雪的潔白。
  • 雲母:一種礦石,這裏形容雪的質地。

翻譯

我知道你夜裏聽着風聲淒涼,早晨望向林中的亭子,雪已經覆蓋得模糊不清。 搖落的雪花不曾封住柳樹的嫩葉,掃來的雪卻完全覆蓋了梅樹。 輕輕敲打密密的竹枝,它們低垂着;溫暖的氣息讓寒天的鳥兒漸漸恢復活力。 坐着聽湖水流動的聲音,彷彿迷失了遠方的波浪;回頭驚見雲中的道路,似乎在漫長的旅途中。 錢塘湖上的蘋草先合攏,梳洗樓前的雪像粉一樣暗淡無光。 石像上的仙童披着鶴羽外衣,臺上鋪着華美的席子,邊緣裝飾似龍鬚。 滿天飛舞的雪花應是吉祥的預兆,高亢的歌聲只爲自己娛樂。 不要讓這景象觸動簾後思婦的傷感,而應讓這深厚的雪給農夫帶來慰藉。 舉杯祝酒時,彼此的心情有何不同;面對這景象,東西方的事物各有特色。 平靜如鏡的水面環繞着白雪覆蓋的山,這潔白如琉璃雲母的雪,世間無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中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雪後世界的靜謐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風蕭索」、「雪半糊」、「柳眼」、「梅株」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圖。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詩的結尾以「鏡水繞山山盡白,琉璃雲母世間無」作結,既展現了雪景的壯麗,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純淨與高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稹詩歌的獨特魅力。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