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蜀五首病馬詩寄上李尚書

· 元稹
處處侯門可曳裾,人人爭事蜀尚書。 摩天氣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虛。 鵬翼已翻君好去,烏頭未變我何如。 殷勤爲話深相感,不學馮諼待食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曳裾(yè jū):拖着長袍的下襬,形容在權貴門前行走的姿態。
  • 摩天:觸及天空,形容極高。
  • 氣直:氣勢正直。
  • 澈底:徹底,清澈到底。
  • 鵬翼:傳說中大鵬的翅膀,比喻宏偉的志向或事業。
  • 烏頭:一種植物,此處比喻未變的事物或狀態。
  • 馮諼:戰國時期孟嘗君的門客,因不滿待遇而彈劍唱歌,要求改善。

翻譯

在每個權貴門前都可以拖着長袍行走,每個人都爭相侍奉蜀地的尚書。 山峯高聳直插雲霄,氣勢正直;心靈清澈到底,與虛空共存。 你的大鵬翅膀已經展開,飛向美好的未來;而我,如同未變的烏頭,又該如何呢? 我深切地與你交談,表達我的感動,不像馮諼那樣等待改善待遇。

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寫給蜀地尚書李尚書的,表達了對李尚書的敬仰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摩天氣直山曾拔」與「澈底心清水共虛」,展現了李尚書的崇高地位與自己內心的清澈。後兩句以「鵬翼已翻」與「烏頭未變」作比,形象地描繪了李尚書事業的成功與自己未變的現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李尚書的深厚感情,並自比不學馮諼,不圖改善待遇,而更看重與李尚書的情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與對自我境遇的深刻反思。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

元稹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