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東川夜深行

· 元稹
夜深猶自繞江行,震地江聲似鼓聲。 漸見戍樓疑近驛,百牢關吏火前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猶自:仍然。
  • 震地:形容聲音極大,震動地麪。
  • 戍樓:古代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似乎,好像。
  • 近驛:靠近驛站。
  • 百牢關:古代關隘名。
  • 火前迎:在火光前迎接,指關吏點燃火把迎接。

繙譯

夜已深,我仍獨自繞著江邊行走,江水洶湧的聲音震耳欲聾,倣彿鼓聲一般。漸漸地,我看到戍樓,感覺它似乎就在靠近驛站的地方。百牢關的守吏在火光前迎接我,顯得格外熱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深夜江邊的景象,通過“震地江聲似鼓聲”的比喻,生動地表現了江水的洶湧和聲音的宏大。後兩句則通過戍樓和關吏的形象,勾勒出一幅邊關夜行的畫麪,既展現了邊疆的甯靜與守衛的嚴密,也透露出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生活的深刻躰騐和對旅途的感慨。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