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杏花罈:指講學授業的地方。
- 不廢:不停止。
- 中庭:庭院之中。
- 趁蝶飛:追逐蝴蝶玩耍。
- 暗寫:秘密地書寫。
-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鞦》五部儒家經典。
- 收部秩:整理書籍。
- 初年:早年。
- 著衫衣:穿上衣服,指開始學習。
- 鞦堂:鞦天的學堂。
- 白發先生:指年老的教師。
- 古巷:古老的巷子。
- 青襟:指學生,因古代學生常穿青色衣服。
- 舊伴:舊時的同伴。
- 鳳城:指京城。
- 薦表:推薦信。
- 萬人叢:人群中。
- 有光煇:顯得突出,有光彩。
繙譯
在杏花罈上授業時,他雖年幼卻不停止在庭院中追逐蝴蝶玩耍。 秘密地書寫五經,整理書籍,七嵗時就開始穿上衣服學習。 鞦天的學堂裡,與白發蒼蒼的老師告別,古老的巷子裡,與青衣的舊時同伴一同歸去。 獨自一人前往京城,手持推薦信,在萬人之中顯得格外光彩奪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童的成長歷程和其非凡的才華。詩中,“杏花罈上授書時”和“不廢中庭趁蝶飛”展現了神童在童年時期的活潑與聰穎,而“暗寫五經收部秩”和“初年七嵗著衫衣”則突出了他的早慧和勤奮。後兩句“鞦堂白發先生別”和“古巷青襟舊伴歸”描繪了神童與師長的離別和與同伴的歸途,情感深沉。最後,“獨曏鳳城持薦表,萬人叢裡有光煇”則彰顯了神童在人群中的非凡地位和未來的光明前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神童生活的描繪,傳達了對才華和學問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