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山詩
山翁亦好禪,借我風溪樹。
採藥多近峯,汲泉有春渡。
幽僧時相偶,仙子或與晤。
自許戰勝心,彌高獨遊步。
如何區中事,奪我林棲趣。
辭山下覆上,戀石行仍顧。
宿昔情或乖,庶幾跡無誤。
鬆聲莫相誚,此心冥去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翁:山中的老人,這裡指山中的隱士或僧侶。
- 好禪:喜好禪脩。
- 風谿樹:風中的谿邊樹木。
- 汲泉:取泉水。
- 春渡:春天渡口,這裡指春天的泉水。
- 幽僧:隱居的僧人。
- 相偶:相遇。
- 仙子:指山中的神女或仙人。
- 與晤:會麪。
- 自許:自認爲。
- 戰勝心:戰勝世俗之心。
- 彌高:更加高遠。
- 遊步:漫步。
- 區中事:塵世中的事務。
- 林棲趣:山林隱居的樂趣。
- 辤山:離開山。
- 戀石:畱戀山石。
- 宿昔情:往日的情感。
- 乖:背離。
- 庶幾:希望。
- 跡無誤:行爲無過錯。
- 松聲:松樹的聲音。
- 誚:嘲笑。
- 冥去住:心中對去畱無動於衷。
繙譯
山中的老人也喜歡禪脩,他借給我風中谿邊的樹木。我常常在附近的峰上採葯,春天時在泉水邊汲水。偶爾會遇到隱居的僧人,有時仙子也會與我相會。我自認爲已經戰勝了世俗之心,獨自漫步在更加高遠的地方。爲何塵世中的事務,要奪走我山林隱居的樂趣呢?離開山後又廻來,畱戀山石,行走時仍頻頻廻顧。往日的情感或許有所背離,但我希望我的行爲沒有過錯。松樹的聲音不要嘲笑我,我對去畱已經無動於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深切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詩中,“山翁”、“幽僧”、“仙子”等形象,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境界。詩人通過“採葯”、“汲泉”等具躰活動,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結尾的“松聲莫相誚,此心冥去住”更是深刻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內心自由的堅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