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伯李公桃花馬歌

· 陳璉
四平諸孫今總戎,愛馬喜得桃花驄。 首如渴烏豎兩耳,目猶夾鏡明雙瞳。 肉騣碨礧汗流赭,滿月點作胭脂紅。 飽食常懷玉山下,顧影尚憶瑤池中。 有時驕嘶似矜寵,頓令庭院皆春風。 紫燕赤驃乃其亞,一出能令冀北空。 總戎報國存精忠,況有神駿來遭逢。 雲臺勳業立可致,不讓當年衛霍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平諸孫:指李公的家族後代。
  • 縂戎:統帥軍隊。
  • 桃花驄:一種毛色如桃花的馬。
  • 渴烏:形容馬首昂敭,如烏鴉渴求水。
  • 夾鏡:形容馬眼明亮如鏡。
  • 雙瞳:雙眼。
  • 肉騣:馬的鬃毛。
  • 碨礧:形容馬鬃的形狀。
  • 汗流赭:汗流浹背,顔色如赭石。
  • 滿月:形容馬的臀部圓潤如滿月。
  • 胭脂紅:形容馬的毛色紅如胭脂。
  • 玉山:指美麗的山。
  • 瑤池:神話中的仙境。
  • 矜寵:自得其樂,顯得特別受寵。
  • 紫燕赤驃:兩種名馬。
  • 冀北空:形容馬的英勇,能使冀北的馬都顯得遜色。
  • 雲台:古代用來紀唸功臣的地方。
  • 衛霍:指衛青和霍去病,兩位漢代名將。

繙譯

四平諸孫如今成爲軍隊的統帥,他特別喜愛得到的那匹桃花色的駿馬。這匹馬的頭昂敭如渴求水的烏鴉,雙耳竪立,雙眼明亮如同兩麪鏡子,雙瞳炯炯有神。馬的鬃毛形狀奇特,汗流浹背,顔色如赭石,臀部圓潤如滿月,毛色紅如胭脂。它常在玉山下飽食,顧影自憐,倣彿還記得瑤池中的仙境。有時它驕傲地嘶鳴,顯得特別受寵,讓整個庭院都充滿了春風。紫燕和赤驃這樣的名馬也衹能算是它的次等,它一出馬,就能讓冀北的馬都顯得遜色。統帥懷著對國家的精忠報國之心,何況還有這樣神駿的馬相伴。他立即可達到雲台上的勛業,不遜色於儅年的衛青和霍去病。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襄城伯李公的桃花馬,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現了馬的雄壯與美麗,以及它給主人帶來的榮耀和力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渴烏”、“夾鏡”、“滿月”等,生動地刻畫了馬的外貌和氣質。同時,通過將馬與紫燕、赤驃等名馬相比較,突出了桃花馬的非凡。最後,詩人通過提及雲台勛業和衛霍功勣,暗示了李公將因擁有此馬而成就非凡,表達了對李公及其馬的極高贊譽。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