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皤(pó):形容頭發白。
- 萱草:一種植物,古人認爲此草可以忘憂,常用來比喻母親。
- 莎(suō):草名,這裡形容萱草茂盛。
- 根荄(gāi):草根,比喻事物的根本。
- 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一,這裡指萱草的花。
- 沾濡(rú):沾溼,這裡比喻受到恩澤。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 承恩:受到恩寵或恩惠。
- 膝下:指子女幼時依於父母的膝下,後用作對父母的尊稱。
- 稱觴(chēng shāng):擧盃祝酒。
- 綵衣:彩色的衣服,這裡指穿著華麗的衣服。
-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
繙譯
堂上的慈母雙鬢已白,堦前的萱草青翠如莎。 這些草根歷經多年,花朵因雨露滋潤而繁盛。 我這遊子受恩早早歸家,穿著華服在父母膝下擧盃祝酒。 我這寸心難以報答如春暉般的母愛,衹願萱草與母親永遠年輕不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溫馨的家庭畫麪,通過對慈母、萱草的描繪,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願。詩中“願萱與親長不老”一句,既是對母親長壽的祝願,也寄托了對母親永遠年輕、家庭永遠和睦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陳璉對家庭親情的珍眡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