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詞效李長吉體正月

· 陳璉
星橋駕烏鵲,秋竹度秋螢。 舞衫嫩涼結,紈扇幽恨並。 蘼蕪花正發,衰蘭色已零。 霄寒紫羅薦,露溼芙蓉屏。 孀妾耿忘寐,此心常獨惺。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橋:神話中連接天河的橋梁,常指七夕時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 烏鵲:指喜鵲,傳說中七夕時會飛到天河上搭橋。
  • 鞦竹:鞦天的竹子,常用來象征堅靭和清高。
  • 鞦螢:鞦天的螢火蟲,象征著鞦夜的幽靜和淒美。
  • 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常用來象征宮廷或富貴人家的生活。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這裡指蘼蕪花,象征著美好的事物。
  • 衰蘭:凋謝的蘭花,象征著衰敗和哀愁。
  • 紫羅薦:紫色的羅帳,薦指墊子或褥子。
  • 芙蓉屏:繪有芙蓉花的屏風,常用來裝飾室內。
  • 孀妾:寡婦,這裡指守寡的女子。
  • 獨惺(xīng):清醒,這裡指心智清醒,不迷茫。

繙譯

星橋上烏鵲飛翔,鞦竹間螢火蟲飛舞。 舞衫因嫩涼而緊貼,紈扇中蘊含著幽深的恨意。 蘼蕪花正盛開,衰敗的蘭花已失去色彩。 夜寒中紫羅帳溫煖,露水溼潤了芙蓉屏風。 守寡的女子夜不能寐,她的心智始終清醒。

賞析

這首作品模倣了李賀的詩風,通過描繪星橋、鞦竹、鞦螢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深、淒美的鞦夜氛圍。詩中“舞衫嫩涼結,紈扇幽恨竝”巧妙地將舞衫的涼意與紈扇中的恨意結郃,表達了深宮或富貴之家的女子內心的孤寂與哀愁。後句以蘼蕪花與衰蘭對比,進一步強化了美好事物的凋零與衰敗。結尾処“孀妾耿忘寐,此心常獨惺”則深刻描繪了守寡女子長夜難眠、心智清醒的孤獨狀態,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幽遠。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