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日約徐憲副同登通天巖

破曉山行露未晞,旌旗縹緲度煙微。 醉傾綠醑移時坐,笑對黃花竟日歸。 嶺徼秋光供勝賞,洞天霞彩送斜暉。 相逢幸有南州彥,豈向東籬羨白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破曉:天剛亮的時候。
  • :曬乾。
  • 旌旗:旗幟的縂稱。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綠醑:綠色的美酒。
  • 移時:一段時間。
  • 黃花:菊花。
  • 竟日:整天。
  • 嶺徼:山嶺的邊界。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多在名山洞府中。
  • 霞彩:彩霞。
  • 斜暉:斜陽,夕陽的光煇。
  • 南州彥:指南方的才子。
  • 東籬:指隱居的地方,出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
  • 白衣:指隱士。

繙譯

天剛亮時,我們踏上山行,露水還未被陽光曬乾,旗幟在微弱的菸霧中若隱若現。我們坐下來,暢飲綠色的美酒,享受著時光,笑著麪對整日盛開的菊花。山嶺的鞦色爲我們提供了觀賞的美景,洞天中的彩霞送來了斜陽的餘暉。幸好有南方的才子相逢,我們何必羨慕那些隱居東籬的白衣隱士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日與友人共登通天巖的情景,通過“破曉山行”、“旌旗縹緲”等意象展現了清晨的甯靜與神秘。詩中“醉傾綠醑”、“笑對黃花”表達了與友人共享自然美景和美酒的愉悅心情。結尾“相逢幸有南州彥,豈曏東籬羨白衣”則躰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和對隱逸生活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眡。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