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九首

· 陳璉
丹山有鳳凰,身備五采文。 飲啄異凡鳥,不入雞鶩羣。 和鳴在朝陽,高舉入青雲。 一旦覽德輝,來儀際昌辰。 詩書方見重,便爲人所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山:傳說中鳳凰的棲息地,泛指仙境。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美好。
  • 五采文:五彩斑斕的羽毛。
  • 飲啄:飲食。
  • 雞鶩:普通的家禽,比喻平庸之輩。
  • 和鳴:和諧的鳴叫。
  • 朝陽:初升的太陽,比喻光明和希望。
  • 高舉:高高飛起。
  • 覽德輝:看到美德的光輝。
  • 來儀:來到,出現。
  • 際昌辰:遇到盛世。
  • 見重:受到重視。

翻譯

在丹山之中,有一隻鳳凰,它身披五彩斑斕的羽毛。它的飲食習慣與凡鳥不同,不願與雞鴨爲伍。它在朝陽下和諧地鳴叫,高高飛入青雲之上。一旦它看到美德的光輝,便會出現在盛世之中。詩書因其而受到重視,很快便被人們珍視。

賞析

這首作品以鳳凰爲象徵,讚美了高尚、不凡的品質。鳳凰的五彩羽毛、不與凡鳥爲伍、高飛入雲,都體現了其超凡脫俗的特質。詩中「覽德輝」、「際昌辰」表達了鳳凰對美德和盛世的嚮往,而「詩書見重」則暗示了文化和智慧的價值。整體上,詩歌通過鳳凰的形象,傳達了對高尚品質和文化的崇敬之情。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