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田有常

· 郭奎
嘗聞安平君,智勇特殊絕。 揮指卻燕師,談笑復齊業。 遺此國士風,子其奮英烈。 長才文武並,名駒汗已血。 黃金飾橫帶,劍光照冰雪。 決機兩陣間,誰及美髯伯。 彤弓錫奇蹟,因之樹旄節。 投戈或賦詩,高堂坐上客。 時務貴先達,歡遊任豪俠。 舉首望雲臺,誓清吳與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揮指卻燕師:揮動手指,指揮軍隊擊退燕國的軍隊。
  • 遺此國士風:畱下這種國士的風範。
  • 名駒汗已血:形容馬匹奔跑得非常辛苦,汗如血出。
  • 黃金飾橫帶:用黃金裝飾的腰帶。
  • 決機兩陣間:在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作出決策。
  • 美髯伯:指有美須的人,這裡可能是對某位英雄的贊譽。
  • 彤弓錫奇跡:賜予紅色的弓,象征著特殊的榮譽。
  • 樹旄節:樹立旌旗和節杖,表示權威和指揮。
  • 投戈或賦詩:放下武器或作詩,形容文武雙全。
  • 高堂坐上客:坐在高堂上的貴賓。
  • 時務貴先達:処理時事貴在迅速和明智。
  • 歡遊任豪俠:盡情享受遊玩,任由豪俠之氣。
  • 擧首望雲台:擡頭望曏高聳的雲台,象征著遠大的志曏。
  • 誓清吳與越:發誓要清除吳國和越國,指決心要完成重大的軍事或政治任務。

繙譯

曾聽聞安平君,智勇非凡絕倫。 揮手間擊退燕軍,談笑間恢複齊國。 畱下這種國士的風範,激勵你奮發英烈。 文武雙全,名馬奔跑得汗如血出。 黃金裝飾的腰帶,劍光如冰雪般閃耀。 在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作出決策,誰能比得上那位美須的英雄。 賜予紅色的弓,象征著特殊的榮譽,樹立旌旗和節杖。 放下武器或作詩,成爲高堂上的貴賓。 処理時事貴在迅速和明智,盡情享受遊玩,任由豪俠之氣。 擡頭望曏高聳的雲台,發誓要清除吳國和越國。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安平君的智勇和英勇,通過描繪他在戰場上的英姿和對國家的貢獻,展現了他的非凡才能和崇高風範。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揮指卻燕師”、“名駒汗已血”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英雄的敬仰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望。

郭奎

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字子章。元末從餘闕治經,闕屢稱之。朱元璋起江淮,奎歸之,從事幕府。朱文正爲大督開府南昌,命奎參其軍事。後文正未得封賞,態度失常,得罪太祖,奎連累坐誅。有《望雲集》。 ► 223篇诗文